学科建设
十八大以来反腐败与纪检监察 理论研究成果概览(一)(上)
发布人:夏亚  发表时间 : 2022-09-19  浏览 : 4772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献研究课题组


 前 言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领全党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反腐倡廉斗争,并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和激励着全党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坚定,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反腐倡廉的斗争不断推向前进。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国社科理论界在对新时代反腐倡廉斗争和纪检监察改革研究投入了极大热情,产出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催生了纪检监察学这一新型社会科学学科的诞生。这些理论成果无疑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十年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湖南省社科院特别策划“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与纪检监察理论研究成果概览”,以期向党的二十大献礼,并为纪检监察一级学科建设提供有力的智识支持。

为便于相关研究机构参考和纪检监察学科建设需要,我们将相关数据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反腐败与纪检监察论文要目辑览;第二部分:反腐败与纪检监察论文高发量作者及重点高校辑览;第三部分:国内高校反腐败与纪检监察研究平台要览;第四部分:反腐败与纪检监察理论研究著作教材成果要目”。


第一部分:反腐败与纪检监察

论文要目辑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高度,深刻总结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和反腐倡廉斗争的规律,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中央报刊先后刊发《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要文章。这些重要论述和文章,科学总结我们党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经验,体现了对反腐倡廉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习近平关于反腐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下,社科理论界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及纪检监察理论研究成果迭出,方兴未艾。

数量分布.png

图1:文献收集技术路线与数量分布

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以“党风廉政”“反腐败”“党纪检查”“党规党法”“国家监察”“监察法规”“监督体系”“监察与司法衔接”为搜索主题词,以“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为检索时段设定检索式,共搜索CSSCI来源期刊文章(含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3144余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中央权威报纸、学术报纸和专门报纸文章140余篇。进一步依托《新华文摘》官网,设置“反腐败”“纪检监察”“监察”等相关主题词可搜索到新华文摘转载相关主题文章共140余篇,其中全文转载31篇,论点摘编45篇,题摘64篇。依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官网,设置“腐败”“监察”等相关主题词共搜索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370余篇,其中,主题词“腐败”下精确搜索到256篇,主题词“监察”下精确搜索到109篇,属于纪检监察学科研究的文献10篇。这些以反腐败与纪检监察为主题的论文中,不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质量精品力作。

一、中央权威报刊发文要目

(一)《求是》杂志要目辑览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吴建雄、廖永安),2015年第3期。

2.用四个足够自信汇聚反腐败磅礴伟力(吴建雄),2016年第18期。

3.书写人民满意的反腐败“赶考”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腐败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吴建雄),2017年第3期。

4.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调查(吴建雄),2017年第23期。

5.算清反腐败的政治账民心账(石平),2015年第16期。

6.反腐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李鹏),2015年第14期。

7.零容忍查处腐败问题不能松(张建明),2015年第13期。

8.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不放松(王宾宜),2015年第12期。

9.腐败是党和人民的死敌(高波),2015年第6期。

10.伟大的战略擘画 强大的思想武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邵景均),2015第5期。

11.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刘生杰),2015年第5期。

12.打赢反腐败斗争的攻坚战、持久战(石平),2015年第5期。

13.以改革的办法坚决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马勇霞),2014年第19期。

14.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旗帜鲜明反对腐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袁纯清),2014年第17期。

15.勇于担当主体责任 坚定不移反腐倡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论述(王宪魁),2014年第16期,

16.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黄先耀),2014年第4期。

17.改革是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李雪勤),2014年4期。

18.改革要对准腐败这个毒瘤(李艳玲),2013年第8期。

19.反腐败还要靠主渠道(石平),2013年第2期,

20.反腐倡廉见成效才能取信于民(陈伦),2013年第4期。

(二)《人民日报》理论版要目辑览

1.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陈一新),2022-02-24(009)

2.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宋伟),2022-08-16(01)

3.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曲孝丽),2021-12-24(009)

4.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姜辉),2021-06-11(013)

5.肃纪正风反腐 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吴玉良),2021-06-02(013)

6.深化党内法规的学理研究(步超),2021-03-03(007)

7.充分发挥党内法规制度优势(周叶中),2021-08-31(007)

8.让党内法规制度更有活力(刘俊杰),2021-11-23(009)

9.不断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曹文泽),2021-12-16(009)

10.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程德智),2020-08-13(009)

11.深入把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变与不变(王雁飞),2019-01-29(009)

12.敢于担当是纪检监察干部的鲜明特征(廖国勋),2019-02-20(009)

13.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夏红民),2019-12-17(009)

14.中国共产党何以能有效治理腐败(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19-07-18(009)

15.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董瑛),2019-08-20(008)

16.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邵景均),2019-09-17(013)

17.国家监察立法充分体现法治原则(曾凡证),2018-03-05(007)

18.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的执着和韧劲(许传智),2018-04-20(007)

19.全方位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宋功德),2018-9-27(007)

20.发挥党的政治建设对党内法规建设的统领作用(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18-9-27(007)

21.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卢乐云),2018-03-27(007)

22.充分认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意义(曾荇),2018-06-20(007)

23.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使命担当(任正晓),2018-11-06(022)

24.全面从严治党 克服消极腐败(过勇),2018年5月20(005)

25.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邱学强),2017-06-19(007)

26.以科学思维方式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吴建雄),2017-12-14(007)

27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实践探索(吴建雄),2017-8-16

28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金成波),2017-2-14(007)

29.进一步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陈永胜),2017-2-20(007)

30.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胜利(方文),2017-02-28(007)

31.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张荣臣),2017-09-15(007)

32.以科学方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高波),2017-10-18(014)

33.构筑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吴建雄),2016-12-20

34.反腐败斗争无禁区无上限(叶帆),2016-01-29(007)

35.反腐败是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蔡志强),2016-02-04(007)

36.反腐败不是导致干部不作为的原因(王友明),2016-02-05(007)

37.反腐败不会拖累经济发展(刘雯),2016-02-15(007)

38.准确理解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冯家亮),2016-02-15(007)

39.反腐败没有任何理由缓一缓(张垚),2016-02-19(007)

40.反腐败斗争是经济发展的“利好”(张立群),2016-03-1(007)

41.反腐败对经济发展有利无害(郑志国),2016-04-25(007)

42.廉洁是党员干部应有的诚信自觉(马士光),2016-11-03(007)

43.以正风反腐促进经济发展(李明),2016-05-10(007)

44.反腐败斗争是经济发展的“利好”(张立群),2016-03-01(007)

45.反腐倡廉在系统全面推进(徐玉生),2015-11-10(007)

46.反腐倡廉贵在“较真”(杨春长),2015-07-06(007)

47.“反腐败阻碍经济发展”的说法站不住(韩振峰),2015-03-26(007)

48.筑牢远离腐败的思想防线(邵景均),2015-04-26(005)

49.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储霞、任长海),2015-04-26(005)

50.廉政教育重在正心(江涛),2015-04-26(005)

51.将反腐败全面深入推进下去(申恩威),2015-05-12(007)

52.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吴建雄),2014-12-12

53.持续释放反腐倡廉正能量(刘怀玉),2014-11-11(007)

54.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邱学强),2014-05-06(007)

55.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崔智友),2014-02-19(007)

56. 坚决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司法腐败(张建南),2014-02-14(007)

57.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任务(黄树贤),2014-02-14(007)

58.大力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黄树贤),2014-12-16(007)

59.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臧献甫),2014-02-14(007)

60.全面履行监督责任(强卫东),2014-02-14(007)

61.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依据(朱立恒),2014-02-17(007)

62.反腐败:决心和勇气不可或缺(孙志勇),2014-03-12(007)

63.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徐立),2014-12-17(007)

64.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任务(黄树贤),2014-02-14(007)

65.解决“四风”问题须内外兼修(刘红凛),2013-11-11(007)

66.财权入笼:防止腐败的有效举措(申相臣),2013-04-23(008)

67.增强反腐倡廉建设执行力(李家祥),2013-04-15(007)

68.放大腐败的“分母效应”(张垚),2013-04-15(007)

69.反腐败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3-05-27(007)

70.惩治必严 遏制腐败的重要保障(朱立恒),2013-12-12(007)

71.充分认识党内法规制定规范化的意义(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研究中心),2013-07-05(007)

(三)《光明日报》理论版要目辑览

1.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相腐的法治向度(吴建雄)2022-01-18

2.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李晓东),2022-08-22(006)

3.党员领导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刘红凛),2019-08-02(16)

4.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实践路径(吴建雄),2018-06-05

5.继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过勇),2018-03-30(05)

6.树立起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坚定信心(宋寒松),2018-01-22(005)

7.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推进法治反腐进程(王希鹏),2018-08-01(05)

8.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建设朗朗乾坤的清廉中国(董瑛),2018-12-26(05)

9.新时代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战略标识(董瑛),2018-03-29(05)

10.抓好春节关键节点 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宋伟),2018-02-14( 05)

11.弘扬“红船精神” 践行党的政治建设新要求(董瑛),2017-12-04(09)

12.抗战时期党内监督体系顶层设计的现实启示(董瑛),2016-03-27(07)

13.吹响从严集结号 遏制节点反弹风(宋伟),2016-09-06(16)

14.司法反腐的法治功能与实现路径(吴建雄),2015-10-06

15.依法治理家族性腐败的历史借鉴(吴毅君),2015-05-23(007)

(四)《新华文摘》转载要目辑览

要目辑览 表1.png

二、CSSCI期刊论文发表要目

根据知网期刊CSSCI文献搜索,2013年至2022年,属于反腐败理论研究范畴的论文共有2100余篇,属于纪检监察理论研究范畴的论文共有1000余篇,总共为3100余篇。依据文献下载量和引用率,我们遴选出文献要目条。按照“反腐败理论研究”“纪检监察理论研究”和“纪检监察学科研究”三大范畴分类予以文章篇目辑览。

(一)反腐败理论研究

1.反腐败斗争认识论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反腐败科学要义(吴建雄、夏彩亮),载《法学杂志》2021年第6期。

腐败、官员治理与经济发展(尹振东、聂辉华),载《经济学(季刊)》2020年第2期。

司法人员职务犯罪双重管辖制度的多维思考(吴建雄),载《中国法学》2020年第6期。

公众网络反腐败参与研究——以全国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为例(李莉、孟天广),载《中国行政管理》2019年第1期。

开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现代化的新境界——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吴建雄),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刑事诉讼法与监察法衔接的反腐逻辑与反腐理念(吴建雄),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公众参与对政府审计腐败治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实证分析(郭芮佳、池国华、程龙),载《审计与经济研究》2018年第2期。

习近平新时代反腐倡廉建设思想研究(刘起军、粟用湘),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4期。

《监察法》与中国特色腐败治理体制更新的理论逻辑(魏昌东),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廉洁拐点的地方经验与政策意涵——基于G省廉情评估调查数据的分析(倪星、张军),载《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5期。

经济绩效、政府规模与腐败感知差异——基于全国77个地级市的调查(邓雪琳、孙宗锋),载《中国行政管理》2018年第2期。

廉政研究的知识图谱与理论转向——基于2000年以来CSSCI和SSCI论文的分析(倪星、李珠),载《中国行政管理》2018年第4期。

习近平反腐败追逃追赃思想研究(赵秉志、张磊),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2期。

文化环境、反腐绩效、制度安排与公众反腐败意愿——基于2016年度全国廉情调查数据的分析(倪星、张军),载《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十八大之后的腐败形势:三个维度的评价(过勇),载《政治学研究》2017年第3期。

论习近平廉政文化建设思想(孙立军),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5期。

民众的腐败容忍度:实证研究及启示——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的分析(张远煌、彭德才),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近年来海外关于中国腐败与反腐败的研究述评(陈答才、吕越颖),载《求实》2017年第5期。

反腐败与中国公司治理优化:一个准自然实验(王茂斌孔东民),载《金融研究》2016年第8期。

全面从严治党与政治生态构建的有机统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从严治党”“政治生态”重要论述体会(黄蓉生)载《政治学研究》2016年第5期。

腐败的困境:腐败本质的一项实验研究(姜树广、陈叶烽),载《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

腐败、反腐败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执纪数据的再评估(杨其静、蔡正喆),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5期。

公众腐败感知与腐败的民间传说——基于C市城区公众腐败感知调查的一项研究(袁柏顺),载《公共行政评论》2016年第3期。

腐败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基于2009~2013年526篇SSCI文献的综述(肖汉宇、公婷),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2期。

反腐败与经济增长(王贤彬、王露瑶),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2期。

腐败容忍度与“社会反腐”:基于香港的实证分析(肖汉宇、公婷),载《公共行政评论》2016年第3期。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研究(赵秉志、彭新林)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反腐败与企业创新:基于政治关联的解释(党力、杨瑞龙、杨继东),载《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7期。

法治反腐:中国反腐新常态(徐喜林、徐栋),载《中州学刊》2015第2期,

习近平廉政建设思想新探(陈鹏竹),载《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内在逻辑(黄小军、朱勇、),载《学术探索》2015年第3期。

经济发展、制度安排与地方反腐败力度——基于G省面板数据的分析(倪星、孙宗锋),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5期。

中国腐败犯罪的原因分析(何家弘),载《法学评论》2015年第1期。

中国反腐败刑事法治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赵秉志),载《法学评论》2014年第3期。

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创新(王希鹏),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4期。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王平一),载《求实》2014年第10期。

腐败对效率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聂辉华),载《金融评论》2014年第1期。

中国转型期腐败问题的主要特征分析(吴忠民),载《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6期。

习近平反腐败思想初探(刘俊杰、徐玉生),载《理论探索》2014年第4期。

中国特色腐败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在逻辑与实践探索(王希鹏、胡扬),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4期。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逻辑结构(郝峰),载《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14期。

习近平总书记反腐倡廉思想探析(张远新),载《探索》2014年第2期。

当前我国腐败与反腐败的六个发展趋势(过勇),载《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1期。

网络反腐:实证案例与内在机理(文宏),载《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腐败裂变式扩散:一种社会交换分析(陈国权、毛益民),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腐败的社会文化根源: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王程韡),载《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国内腐败与反腐败研究的热点主题及演进趋势——基于1992-2011年CNKI核心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张增田、杨惠),载《学术界》2013第4期。

十八大对新时期反腐倡廉的系统部署与思考(蒯正明),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3。

谌莹晋升锦标赛与地方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的研究(唐志军、向国成),载《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上行下效:高官腐败的示范效应研究(陈刚),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第2期。

2.反腐败斗争价值论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唐皇凤、郭世军),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实践、内在逻辑和基本经验(吴建雄),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8期。

清廉中国: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三重逻辑(董瑛、刘缉川),载《治理研究》2022年第1期。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制度建设的百年探索及基本经验(张卓、苏宏元),载《求实》2021年第5期。

反腐败影响了地区营商环境吗?——基于十八大以来反腐行动的经验证据(邓慧慧、刘宇佳),载《经济科学》2021年第4期。

一体推进“三不”的理论贡献与实践路径(王希鹏、李雪勤),载《新视野》2021年第2期。

“三不一体”:反腐败基本方针的重大继承和创新(李雪勤、王冠),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年第4期。

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吴建雄),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建党百年视域下的反腐败理论创新(吴建雄),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新中国反腐的历史轨迹和实践经验(吴建雄),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

腐败惩治的正外部性和企业创新行为(田利辉、王可第),载《南开管理评论》2020年第2期。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反腐败优势(王传利、赵丁琪),载《党的文献》2020年第5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优势(吴建雄、夏彩亮),载《红旗文稿》2019年第17期。

廉政治理新思维:法治反腐的内涵及战略价值(高琰、李景平),载《学术界》2019年第5期。

清廉中国的逻辑体系与时代建构(董瑛),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23期。

论国家监察创制的文化自信(吴建雄、张咏涛),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习近平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思想及其价值阐析(李景平、程燕子),载《理论学刊》2018年第3期。

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中国经验及理路(徐玉生、陆奕君),载《青海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党的自我革命:改革开放成功的政治密码(阚和庆),载《红旗文稿》2018年第16期。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主要成就(白永生),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22期。

反腐促进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的理论机制(汪锋、姚树洁、曲光俊),载《经济研究》2018年第1期。

《监察法》对中国特色反腐败工作的法治影响(谢超),载《法学杂志》2018年第5期。

习近平对传统廉政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王平一),载《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

“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监察体制改革对我国政体模式的创新(陈尧从),载《探索》2018年第4期。

习近平廉政治理的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翁良殊、颜吾佴),载《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

反腐败、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创新(王健忠、高明华),载《经济管理》2017年第6期。

“获得感”:习近平正风反腐的新理念新实践(董瑛),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期。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新时代特色(蒋来用),载《理论探索》2017年第6期。

增进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获得感”研究——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新理念新布局(董瑛),载《理论与改革》2017年第1期。

廉政统计的价值定位及其探索性应用研究(庄德水),载《探索》2017年第1期。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价值体现(吴建雄),载《红旗文稿》2017年第15期。

反腐败的投资效应——基于地区与企业双重维度的实证分析(王贤彬、黄亮雄、董一军),载《金融研究》2017年第9期。

增强获得感:新时期反腐倡廉新理念(董瑛),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2期。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三大创新(陈江生),载《人民论坛》2017年第23期。

“三不”反腐机制思想及其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朱宗友),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7期。

试论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王建国、江家城),载《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1期。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史论(程浩),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的新经验(张亚明、苏妍嫄),载《理论探索》2016年第1期。

反腐败“压倒性胜利”应致力于“人民更有获得感”(董瑛),载《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反腐败、企业绩效及其渠道效应——基于中共十八大的反腐建设的研究(钟覃琳、陆正飞、袁淳),载《金融研究》2016年第9期。

政府反腐败力度与公众清廉感知:差异及解释——基于G省的实证分析(倪星、孙宗锋),载《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1期。

发展中国家反腐败制度建设的政治动力机制——基于印度制定“官员腐败调查法”的分析(肖滨、黄迎虹),载《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三大创新(邓如辛、董一潼),载《理论探讨》2015年第1期。

《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道路》课题组周淇隽许先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载《党的文献》2015年第6期。

论司法反腐的价值功能(吴建雄),载《法学杂志》2015年第1期。

以地方为基础的廉政管理:创新与意义(公婷、杨丽天晴),载《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司法反腐的价值理念与实现路径(吴建雄、吴茵),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论反腐败的价值追求(黄少平),载《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7期。

(tbc)


课题组顾问

莫文秀 中央纪委派驻最高人民检察院原纪检组组长、教授博导

谢勇 全国人大监察与司法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导

课题组成员

朱有志 湖南省社科院原党组书记、院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

曹升元 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级统计师

敖双红 中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姚选民 湖南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法学博士

杨立邦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法学博士(执笔)


友情链接图片
群众来信邮箱:fzffyjw@126.com 专家法律论证邮箱:zjfllz@126.com
  联系电话: 010-68630301